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政策文件政务公开交流合作职业鉴定人事信息人才交流航天新闻职称评审 信息中心 电子查询
           热门信息
 · 从航天探索中学习经验
 · 河南工院与中国航天签订战..
 · 复兴VS长荣——2个王子的..
 · 关于航天人才如何培养 8位..
 · 深化企业文化改革 助推航..
 · “航天科工杯”央企青年创..
 · 航天科技七院七部联合申报..
 · 优秀!90后工程师6年参加..
 · 航天系统离退休工作1集体..
 · 我为“东方红一号”研制固..
    最新文章
  ·航天科技集团6人获“全国..
  ·《中国航天报》社论:在逐..
  ·「奋斗者·正青春」舒畅:..
  ·航天员王亚平讲述神舟十三..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乐凯青年..
  ·孙家栋院士获风云气象卫星..
  ·航天科技七院航天万欣攻坚..
  ·航天科技八院806所获反恐..
  ·航天科技七院七部联合申报..
  ·中国空间站拒绝美国加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才交流 >> 航天科技集团6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航天科技集团6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近日,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命名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决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6人获此殊荣,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他们是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的胡博,五院的朱佳龙、吴辰宸,六院的彭东剑,七院的罗龙飞,八院的杨有成。

胡博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

满腔热忱为航天

胡博现任四院401所微特电机事业部副部长。他和团队主要承担我国探月三期嫦娥五号探测器表取采样机械臂关节电机的设计工作,通过技术攻关,解决关键问题。他还负责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巡视器移动系统电机设计及技术工作,填补了电机应用领域多项技术空白。

胡博应用数值仿真手段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创新性地为某极小型激光操纵机构设计了外径仅2.5毫米的可双向运动的微型电机,填补了技术空白。

朱佳龙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登天布网 铸国重器

朱佳龙是五院西安分院副主任设计师,长期从事星载大型天线技术研究和型号研制工作,4年实现9副大型构架天线在轨连续成功,为提前半年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负责我国环境减灾系列卫星新型构架天线应用,助力我国大型天线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支撑载人登月、空间通信等领域多个任务的成功。

对于朱佳龙来说,干航天不仅要做好型号任务研制工作,还要多学习,掌握前沿技术。“年轻、有想法、有精力、有闯劲”是同事及领导对朱佳龙的评价。

吴辰宸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深耕空间电推进,交叉融合创新

吴辰宸是五院510所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空间电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工作,在实践中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是空间电推进青年创新团队的优秀代表。

吴辰宸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他聚焦离子电推进束流闪烁这一既“困难”又“小众”的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智能融合算法的束流闪烁自动分类方法,发展了束流闪烁多源信息融合监测手段。吴辰宸还深耕空间电推进技术前沿,带领空间电推进青年创新团队开展交叉融合创新。

彭东剑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矢志航天报国 奋斗无悔青春

2013年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硕士毕业后,彭东剑便一头扎进航天铸造、增材制造领域,进行材料、成形工艺和核心关重件的研制工作。

作为六院西发公司液体火箭发动机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青年核心骨干,彭东剑锚定技术前沿,开展增材制造材料、设计、工艺、标准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航天液体动力复杂异形构件加工制造瓶颈,实现众多型号发动机增材制造关重件研制批产,助力北斗组网、深空探测、中国空间站建设等重大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

罗龙飞

航天科技集团七院

运载火箭主动脉“焊”卫者

公司厂房内,罗龙飞手持焊枪,正对着产品管路进行焊接。耀眼弧光划过,光洁整齐的焊缝随即成型。这套看似平常的操作,背后是日复一日地钻研磨练。作为运载火箭主动脉的“焊”卫者,罗龙飞每一次的起弧落点都是一份承诺。铮铮誓言响,一颗赤子心。

十几年如一日,罗龙飞始终将航天精神深植于内心。热爱事业、苦练内功、砥砺奋斗,用青春和热血践行航天报国的理想,用手中的焊枪书写保成功、保交付的青春华章,有效推动运载火箭制造可靠性提高,为“载人航天”“北斗”“高分”等重大专项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坚信,在航天强国的建设征程中,必将留下他坚定而坚实的奋进步伐。

杨有成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刀尖上舞蹈的90后匠人

他是在“刀尖上舞蹈”的90后匠人,是首件产品鉴定的“定海神针”,也是技能竞赛场上无往不胜的翘楚。数十小时的专注只为精度“一丝”不差,数百小时的磨练只为产品“100%”合格,数千小时的攻关只为生产“5倍”效率提升。他以精湛高超的技艺为导弹雕“飞翼”、为火箭刻“筋骨”,护送国之重器守护边疆、遨游太空。

杨有成先后攻克了钛合金、铝锂和铝镁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材料及大型薄壁多面体、超长和微细深孔、复杂拓扑等难加工结构件的加工难题,曾参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轨道器零件制造为代表的50余项攻关任务,有力保障国家多项重大航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彰显了90后的担当与果敢。(宗文)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 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9801]
 · 航天科技集团两项国际标准正式立项 [4278]
 · 全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3577]
 · 航天科技九院539厂获评上海市优秀“守合 [3570]
   相关文章:
·航天科技集团与上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3]
·航天科技四院41所减隔震装置为珍贵文物支起“安全岛” [2]
·航天科技六院航天弘发“团生活”平台亮相西洽会 [1]
·航天科技六院7103厂发动机交付量创新高侧记 [12]
 
 
  相关评论无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100字以内)
 
 

copyright@2005-2020. 中国航天工业人才信息网官网(原国家航空部人才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人才信息网 邮政编码:100028 通信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甲24号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40221号